静安区恒隆广场办公楼改建修缮纪实 恒隆广场位于南京西路、陕西北路,由一个大型商场及两幢办公楼组成,地下3层,商场地上5层,两幢办公楼分别为48层和66层,2001年投入使用。在长达10余年的运营中,呈现室内装修陈旧、使用功能缺陷、设施设备破损、地下停车场老旧、系统智能化落后等问题,因而改造翻新迫在眉睫。承担改建修缮的第七工程公司项目部,力争通过修缮打造舒适环境、植入创新元素、完善购物功能,实现边改建边营业的不停业改造。 及时调整修缮方案 满足业主潜在需求 寸土寸金的南京西路,是恒隆广场再造B1层商铺的理由,如何在场地狭小的B1层组织施工,包括对原有结构楼板、梁柱的切割,钢结构吊装等一系列问题,对于大型商场的改造可以说是摸着石头过河。然而,项目部对现场实际情况进行熟悉摸排,解决实际问题,迅速确定施工内容、找出施工关键点、分析解决施工难点、确立最终施工方案。由于白天商场需要正常营业,所以只能夜间进行施工。项目部决定采取夜间值班制度,每天夜里留守值班人员,解决现场问题。对图纸进行了反复的研究,最终确定分块分区分层的施工标准,从而满足业主边营业边施工的硬性要求。2015年8月份正式进场施工后,项目部便开始第一块区域楼板、梁的切割外运,为后续工作争取了时间。B1层场地狭小,且有许多需要改造的区域,业主无法全部移交进行施工,只能进行分块移交,为了减小施工区域对非施工区域的影响,项目部采取了搭设围挡并且在围挡上挂设广告布的方式,从而有效的隔离了两个区域的相互影响,也不会影响营业区域的整体形象。 为了满足业主提出的B1层需在2016年农历新年开业的要求,项目部合力调整修缮方案,加快结构升板区域的切割、钢结构、混凝土工程的速度,有效组织安排无噪声、无灰尘、无动火等对不改造区域无影响的施工内容进行白天施工,最终在合同工期内提前了三个月,得到了业主的一致好评。 实现智能化人性化 改造翻新焕然一新 恒隆广场地下室地坪、墙面、顶面已破损不堪,需要对地下室B1—B3层所有交通组织进行重新的翻新、改造,使得整个地下交通流线组织更加的智能化、人性化,让设计跟上信息化时代的步伐。 项目部在进场后立即组织人员进行现场详细的勘察,在地下室改造换新中,确定了分块分层施工的方式,明确分块的施工顺序,并且在改造完成后立即组织各方进行验收,经业主同意后立即开放投入使用。为了减少施工区域打磨地坪、墙面、顶面带来的大量灰尘,项目部搭设封闭式围挡,将施工区域与停车区域划分开来,从而也减少了租户及客户的投诉;为了更快更好的将西康路坡道区域按时交付投入使用,项目部采取整体封闭此区域的方式,进行封闭施工,采取24小时不间断施工的方式,并将所有车辆引导至陕西北路出口;在陕西北路出入口施工时,项目部果断采取半封闭半开放的施工组织形式,避免对商场每天货物运输的需求;为了实现地下室改造与当今信息化时代的步伐,新增了智能化的车位引导系统、收费系统、远程监控系统、车辆定位查询系统等信息系统,改造翻新后的地下室焕然一新,地下交通组织交通流线清晰明了,就像注入了新的血液,从地下室一直往上,给整个恒隆广场带来了新的活力。 大胆创新重实践 实现不停业改造 恒隆广场改建修缮最为棘手的就是裙楼商场5.5万平方米的公共区域的改造翻新,如何保证商场白天正常营业?如何不影响客户的购物路线?如何保证夜间施工高效?这些都是改造工程所特有的难题。项目部不断探索,不断创新,在公共区域栏杆更换、侧边翻新时搭设钢平台,在钢平台上搭设脚手架,分段分区域进行方案深化,将工作量分割成每天晚上可以完成的,从而避免第二天施工区域暴露于商场客户、租户的视线内,导致影响商场整体的形象及客户的购物感受。在底层搭设钢平台,有效的减少了落地脚手架对底层购物区流线的破坏,最大限度保全了使用功能,使得底层既可以安全通行,也充分保障了施工所需空间。同时,项目部大胆创新,在脚手架外挂设广告布,既不影响商场的形象且阻隔了施工区域的声、光、尘,又能最大效益的利用此立面面积,有效的将施工区域与购物者融合在一起、与商场的整体购物环境相互映衬。 |